绿地•华侨城杯第九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赛事指南
—斋堂站
一、大会简介
2010年9月,首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落户门头沟区。这是继北京马拉松、中国网球公开赛、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之后北京市推出的又一群众性精品体育活动。大会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北京市体育总会、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协会联合主办。
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已经走过八个年头,八年来,徒步大会以“徒步古道古村落 引领休闲新生活”,“徒步京西 乐享四季”为主题,秉承“线下活动规模化,线上活动多样化”的原则,充分发挥大会国际性、群众性、专业性和融合性的特点,致力于推动徒步运动的普及、发展与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
二、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北京市体育局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
北京市体育总会
北京市民间组织国际交流协会
(二)组委会机构
组委会设办公室、竞赛部、宣传部、服务接待部、安保交通部、场地保障部、医疗保障部、文化活动部、推广招商部、外联部、志愿者部
三、大会举办时间、地点
时间:2018年9月8、9日
地点: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
四、项目设置
(一)健身休闲组
9月8日: 10公里红色之旅徒步路线
20公里水库风情徒步路线
9月9日:12公里举人之路徒步路线
(二)徒步之星组
9月8-9日: 连续完成9月8日20公里水库风情徒步路线,9月9日12公里举人之路徒步路线。
五、比赛出发顺序、时间
9月8、9日健身休闲组、徒步之星组参赛者到达起点后通过起点开启计时即可出发,出发时间8:00-10:00
六、集结、返程
大会举办地点在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组委会在苹果园地铁站、门头沟区京浪岛设立徒步大会集结点。无论自驾车还是乘坐公交车,都要到徒步大会集结点集结,运动员持号码布免费换乘组委会的摆渡车到达主会场。大会禁止参加者自驾车到达活动地点,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由参加者自行承担。具体摆渡车出发返程时间、地点如下:
(一)出发时间和地点
1、地点:苹果园地铁站、门头沟区京浪岛
2、时间: 9月8、9日6:00—7:30,乘坐摆渡车出发至斋堂镇
(二)到达集结地门头沟京浪岛路线
1、自驾车路线
(1)从莲石路进入门头沟区在石门营环岛向北直行、经葡萄嘴
环岛、双峪十字路口、城子大街北口右转,至三家店西口左转,
经龙泉宾馆直行即到。
(2)从阜石路进入门头沟区在双峪十字路口右转,经城子大街
北口右转,至三家店西口左转,经龙泉宾馆直行即到。
(3)从西六环军庄收费站出口右转进入109国道,向南直行即到。
2、乘公交车路线
(1)在城区各地点可分别乘坐370、运通101、890、992、981、929路公交车到新桥大街站下车,换乘去往杨坨方向的383路公交车到曹家沟南或换乘964公交车到三家店后街站下车即到 。
(2)在城区各地点可分别乘坐336、972、959、运通112、运通116路公交车到三家店西口站下车,换乘去往杨坨方向的383路公交车到曹家沟南或换乘964公交车到三家店后街站下车即到。
京浪岛集结地路线图


(三)返程时间、地点
日 期 | 路 线 | 地 点 | 时 间 |
9月8日 | 10公里 | 斋堂镇停车场 | 11:30-14:30 |
20公里 |
徒步之星 |
9月9日 | 12公里 |
徒步之星 |
50人1组发车,返程摆渡车目的地分别为京浪岛和地铁苹果园站,请参加者分别乘坐摆渡车到达各自目的地。
七、主会场示意图



八、计时服务
组委会为所有参加大会的选手提供微信公众号计时服务,参加者先关注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公众号,点击菜单中“赛事计时”进入计时页面,通过微信报名的参加者,直接从报名信息中获取参赛号码和姓名,点击开始计时开始参赛计时,通过其他方式报名的参加者,进入赛事计时页面后首先要输入参赛号和姓名,然后点击确认,进入开始计时页面。参赛过程中,可以进入公众号的赛事计时页面随时查询当前的比赛用时。比赛完成后点击结束计时完成计时,显示比赛成绩。点击下方查看电子证书显示电子完赛证书。
九、开关门时间及赛道服务
(一)开、关门时间
为了保证参加者比赛安全、顺利,组委会将对有关路线进行分时分段实施交通管制,因此各路段设关门时间。参加者如未在各路段规定的关门时间内完成对应的距离,徒步活动立即停止,并立刻退出赛道,以免发生危险;退出的参加者乘坐组委会提供的收容车返回终点处;各项目关开门时间:
9月8日:
10公里红色之旅徒步路线各站点开、关门时间
站 点 | 距离 | 开 门 时 间 | 关 门 时 间 |
起点 斋堂镇文化广场 | 0公里 | 9月8日 08:00 | 9月8日 10: 00 |
古戏台 | 5公里 | 9月8日 08:00 | 9月8日 11:15 |
终点 斋堂镇文化广场 | 10公里 | 9月8日 08:50 | 9月8日 11:00 |
20公里水库风情徒步路线各站点开、关门时间
站 点 | 距离 | 开 门 时 间 | 关 门 时 间 |
起点 斋堂镇文化广场 | 0公里 | 9月8日 08:00 | 9月8日 10:00 |
古戏台 | 5公里 | 9月8日 08:00 | 9月8日 10:30 |
大三里影视基地 | 12公里 | 9月8日 08:25 | 9月8日 11:30 |
终点 斋堂文化广场 | 20公里 | 9月8日 08:55 | 9月8日 14:00 |
9月9日:
12公里举人之路徒步路线各站点开、关门时间
站 点 | 距离 | 开 门 时 间 | 关 门 时 间 |
起点 桑峪村 | 0公里 | 9月9日 08:00 | 9月9日 10:00 |
5公里三岔口 | 5公里 | 9月9日 08:30 | 9月9日 11:30 |
8公里出山口 | 8公里 | 9月9日 08:45 | 9月9日 12:00 |
终点 斋堂镇文化广场 | 12公里 | 9月9日 09:00 | 9月9日 13:00 |
(二)赛道服务
途经路线设立相应的补给站、收容点、急救站、卫生间。健身休闲组自起点开始大约每2.5公里设置一个饮水站,提供服务具体分布如下:
1. 10公里红色之旅徒步路线
服务 地点 | 饮水站 | 收容车 | 卫生间 | 急救服务 | 急救车 |
起点 | | | o | o | o |
淑秀种植园 | o | | | | |
健身园 | o | | o | | |
古戏台 | o | o | o | o | o |
淑秀种植园 | o | | | | |
终点 | o | | o | o | o |
2. 20公里水库风情徒步路线
服务 地点 | 饮水站 | 收容车 | 卫生间 | 急救服务 | 急救车 |
起点 | | | o | o | o |
淑秀种植园 | o | | | | |
健身园 | o | | o | | |
古戏台 | o | o | o | o | o |
栈道入口 | o | o | o | | |
大三里影视基地 | o | o | o | o | |
斋堂水库 | o | | o | | |
终点 | o | | o | o | o |
(3)12公里举人之路徒步路线
服务 地点 | 饮水站 | 收容车 | 卫生间 | 急救服务 | 急救车 |
起点 | o | | o | o | o |
2.5公里北山翠柏 | o | | o | | |
3公里灵水村入口 | | o | o | o | o |
5公里三岔口 | o | | o | | |
8公里出山口 | o | o | o | o | o |
10公里高埔村 | o | | o | | |
终点 | o | | o | o | o |
6、里程牌及指示牌
(1)每条路线上每一公里设里程牌1块,里程牌内容为:行进公里数,距终点公里数。
(2)每个服务区设立指示牌,并标示服务内容。
(3)所有路口、岔道、转弯处设立方向指示牌。
7、标识图例

8、标识牌、赛道服务标识

十、参赛选手装备要求
(一)所有参会运动员必须穿着组委会提供的比赛服装,佩戴号码布,否则不能乘坐摆渡车并参加比赛。
(二)由于赛事路程长、路况复杂、山路多,参赛选手穿着适合的运动鞋;大会禁止赤脚参加比赛。
(三)组委会将在服务区为参赛选手提供必要的饮水和医疗服务。运动员也可自备下列个人用品,如:
1、补充食物、饮料:能量棒、功能饮料及其他个人常用物品等;
2、急救物品:止痛剂、水泡治疗药品、毛巾、绷带、创可贴等。
十一、赛道描述、海拔图及路线图
(一)赛道描述
1、9月8日
(1)10km红色之旅徒步路线
路线:斋堂镇文化广场—马栏—古戏台—马栏水库—淑秀种植园—斋堂镇文化广场。
路况:0-5公里为柏油路面,路宽6米;5-6公里为水泥、砖石路面,路宽4米;6-7公里为柏油路面,路宽6米;7-8公里为土路,路宽2米;8-10公里为柏油路面,路宽6-8米。
海拔:最高601米,最低420米。
(2)20km水库风情徒步路线
路线:斋堂镇文化广场—马栏—下山口—大三里影视基地(古村落)—斋堂水库—斋堂水库大坝—斋堂镇文化广场。
路况:0-6公里为柏油路面,宽6米;6-16公里为土、碎石路面,宽2-3米;16-20公里为柏油路面,路宽6-8米。
海拔:最高685米,最低420米。
2、9月9日
12km举人之路徒步路线
线路:桑峪村-北山翠柏-灵水村-三岔口-高埔村-斋堂镇文化广场
路况:0公里—2公里为柏油路面,路宽5米;2-3公里为土石路面,路宽2米;3—6公里为水泥路面,路宽3米; 6-8公里为土石路面,路宽4米;8-12公里为水泥、柏油路面,路宽3-12米。
海拔:最高542米,最低334米。
3、徒步之星路线同20km水库风情及12km举人之路徒步路线
(二)海拔图
10km红色之旅徒步路线

20km水库风情徒步路线

12 km举人之路徒步路线

(三)路线图
9月8日
9月9日
十二、路程难易程度
十三、安全须知
运动员必须仔细阅读完全手册,每个运动员必须配有手机和充足的电池,以方便与组委会的联络,比赛在开放场地举行,运动员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夜间行走要特别注意安全,组委会配有治安、医疗急救车,如发生意外,请马上和组委会取得联系。组委会负责安排救护。活动期间,所有参与活动者禁止携带火源进入赛道。活动全程禁止吸烟。严禁参赛者离开赛道以免发生危险。
(一)活动期间发生意外情况的处理
赛事沿途设有标识牌,参加者在活动期间,请特别留意这些标识牌的位置。运动员在任何情况下,遇受伤或体力不支等意外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组委会,并准确说明所在位置及救助需求,以确保组委会尽快到达现场救助。
大会组委会应急电话: 69833538 69833399(9月8日开通)
(二)中途出现退出情况的处理
参赛运动员中途退出,须到最近的服务区告知工作人员,并服从工作人员指挥。
(三)中途出现拥堵情况的处理
活动期间,由于道路狭窄,路线可能出现拥堵,运动员应让路速度较快者,并告知工作人员,请参加者务必遵从工作人员的指挥。
(四)到达终点出现拥堵的处理
因参加者众多,故当参加者抵达终点线后,请尽量缩短逗留时间,尽快离开终点区,以减轻终点拥挤状况。
(五)基本物品
1、准备一双自己已使用了一年以上适合参加活动的鞋;
2、准备一双运动型略厚的棉质袜子;
3、准备一件一次性雨衣,一是防雨,二是防风,三是保温
(六)赛前身心准备
1、建议参加者做好体检,包括心脏、血压、血生化(如有先天心脏病史、血脂、血糖、肝肾指标异常等不要参会);
2、对脚部维护:修剪脚部趾甲及脚茧,伤口及破溃需到医院处置;
3、参加长距离徒步是对一个人的心理、体能的挑战,但是我们是要以安全为第一目标,所以我们要学会“放弃”。当身体出现任何不适时立即放弃活动或求助他人帮助。
十四、保险
本次活动组委会为所有注册参加者和工作人员投保人身意外险和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等,保险说明书请在活动前查阅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官方网站(www.bjwalking.com)。
十五、徒步护照
本届徒步大会为徒步爱好者设计了“徒步护照”,购买徒步护照的徒步爱好者在完赛后可以盖上大会精心设计的印章,为徒步的粉丝们留下美好的印记。参加往届徒步大会的参赛者可凭以往历届徒步大会的完赛证书、纪念章、服装、号码布等,加盖当次徒步大会印章。
十六、奖励办法
(一)凡参加大会者均发放T恤衫、帽子。
(二)10公里、12公里、20公里和徒步之星组参加者完成全部路程,发放完赛证书和纪念奖牌。
十七、领取完赛证书和纪念品方式
10公里、12公里、20公里、徒步之星组运动员到达终点后凭两块号码布领取完赛证书及纪念品。
常 识
如何准备
参加长距离比赛并非一件轻松的事。参加者须长时间于郊野步行,故此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及足够的训练。事前作好准备,才能应付艰巨的挑战。
训 练
1、必须于练习期间熟习路线,对于在夜间经过的路段更应加倍留意。赛事指南中有详细的路线图,如有需要,练习及正式活动时,必须随身携带地图。
2、应尽早开始练习,每星期最少练习一次,每次最少步行4至6小时(约15至25公里)。与队友一同制定练习时间表,并依时练习。然而,倘预定练习当日天气欠佳 (如天雨或过于酷热),则须因应情况改变行程,甚或取消练习。
3、练习时间与路程应按进度酌量增加,而每次练习都应包括上山及行走崎岖山径。在训练后期,队员应可以自如地连续步行10至11小时。
4、携带足够饮水,脱水会导致身体严重受损甚至死亡。
5、经过充足训练后,再选一个周末进行晚间练习。黑夜中,距离感和方向感均与日间不同,参加者应学习如何在黑暗中使用电筒走山径。应估计活动当日哪一段路会在晚间行走,以便事先操练。
6、对于未能及早练习者,大会建议他们于正式参加活动前两星期进行一次为期两日的集训,每日步行8至10小时,务求能适应在疲累情况下长时间步行,然后再利用余下时间休息,让肌肉放松。
7、有志在最佳状态下完成全程的参加者,每天可作短途缓步跑,以增强体能及耐力。
8、活动期间休息多少因人而异,但切勿休息过久,这样反会令酸软的肌肉硬化;所以不妨多休息,但每次时间不宜太长。
9、起步前及每次休息后,都要做足热身运动,以增强肌肉的适应力。
脚部护理
1、穿着舒适的跑鞋或山地徒步鞋。新鞋容易引致脚部不适,刺激水泡形成,因此,正式参加活动时,最好穿着练习时穿过的鞋。
2、活动前修剪脚甲,以减低下山时脚趾受伤的机会。活动期间经常更换袜子,有助防止水泡形成。如水泡已经形成,应尽量不要刺穿水泡或将表皮剪去。
3、衣着及随身物品,认真计算每段路程所需的物品,并携带。参加活动时只需带必需品,切记要带备足够御寒衣物。
活动期间天气可能变化不定,故须携带适量衣服,一旦身上衣物湿透时,也可立即替换。晚间山上风大,容易着凉,应带备轻便风褛;为免被雨水淋湿,雨衣亦属必备。同时,切记带备太阳帽及太阳眼镜。
4、一支可靠的行山手杖,对长时间步行山径有很大帮助。
5、饮用水是补充水分的最佳饮料,但当你双腿酸痛、意志低落时,享用含糖分饮品、健康饮品、高能量小食或蛋糕,会有很大帮助。
6、护膝及护肘有助防止肌肉、韧带及关节受伤。
7、医疗站只备有基本急救药品,如需特别药物,请自行带备。
烈日下:帽、太阳眼镜、太阳油、润唇膏
晚上:手电筒、后备灯泡及电芯、收音机、润肤露
大赛组委会建议参赛者携带以下用品:
运动员
身份证或护照、少量现金、高热量食物(萄葡糖饼、朱古力)、汗巾、登山手杖、替换衣物、袜子、替换运动鞋、鞋垫、风衣或雨具、电量充足的手提电话、纸巾、哨子(求救用)、止痛及止泻药片、急救用品及药用胶布、指南针、标有路线及检查站位置的完全手册。
安全
以下是一些行山常见意外的安全指引及应变措施,请仔细阅读
中 暑:
当身处高温之中,而人体又无法借着出汗调节体温时,便会中暑。患者会感到闷热、晕眩、不安宁、皮肤干燥及泛红、呼吸和脉搏加速,严重者更会休克;应尽快降低患者的体温,并立即联络大会寻求援助。
安全指引:行程中要多喝水,且要作适当的休息;避免长时间受到太阳直接照射。
应变措施:让患者躺在阴凉处,解开衣领,双足翘起。若患者仍然清醒,便让他摄取流质饮品,不要让人群阻碍空气流通。如有必要,可采用浸水、敷湿衣及风吹等方法迅速降低体温,直至中暑征状消失为止。
暴 寒:
即使在夏天,若因身处寒冷的地方而又没有足够的衣服,或遇上突如期来的寒风或暴雨,令到体温急降,便很容易引致暴寒。暴寒的征象:疲倦、没精打采、皮肤冰冷、步履不稳、发抖、肌肉痉孪、口齿不清及产生幻觉等 。
安全指引:远足前一晚必须睡眠充足。行程中要有适当的休息,勿带过重的物品,以免消耗体力。
应变措施:迅速更换湿衣服。用衣服、维生袋或睡袋把头、面、颈和身体包裹,藉此保暖,并以热饮及高热量食物保持体温。
山 火:
遇上天气干燥,山火于较斜的草坡上顺风向上蔓延速度极快,远足人士绝不可轻视山火的威力。由于山火于日间较难看见,应随时留意飞灰和烟火味。如发现山火,须尽速远离火场。
安全指引:时刻小心火种。切勿在非指定的地点或露营地点生火煮食;吸烟人士严禁吸烟;火柴等火种必须完全弄熄才可抛弃于垃圾箱内。谨记山火蔓延速度极难估计,如发现前路有山火,即使相隔很远,也不应冒险尝试继续行程,以免为山火所困。
应变措施:遇到山火时,应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勿试图扑灭山火,应选择较易逃走及较少植物的小径逃生;避免随山火蔓延的同一方向走避,并以衣物遮盖身体,以防烧伤皮肤。逃进已焚烧过的地方,切勿走进矮小密林及草丛,山火在这些地方可能会蔓延得很快,而且热力也较高。
山洪暴发
暴雨时,小溪可能变成洪流,足以将行山人士冲走。
安全指引:暴雨后切勿涉足溪涧,不要逗留在河道休息,尤其在下游。切勿尝试越过已被河水盖过的桥梁,应迅速离开河道。发现流水湍急、混浊及夹杂沙泥时,是山洪暴发之先兆,应迅速离开。
应变措施:如果不幸掉进湍急的河水,应抱紧或抓牢岸边的石块、树干或藤蔓,设法爬回岸边或等候救援。
泥石流
暴雨时或经连日豪雨之后,无论是天然或人工斜坡,均有大量雨水渗进,极易引致山泥倾泻。
安全指引:暴雨时,避免走近或停留在陡峭的山坡附近。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渗出时,显示斜坡内的水分已饱和,斜坡中段或顶部有裂纹或有新形成的梯级状,露出新鲜的泥土,都是山泥倾泻的先兆,应尽快远离这些斜坡。如遇上山泥倾泻封塞道路,切勿尝试踏上浮泥继续前进,应立刻后退,另寻安全小径继续行程或中止行程。
应变措施:如队友被山泥掩没,切勿随便尝试自行拯救,以免引致更多人伤亡,应立刻通知大会或致电110求救。
发出讯号的方法:
1. 吹哨子
2. 镜子或金属片照射
3. 夜间用电筒发出闪光
4. 挥动颜色鲜明的衣物
(即使已被救援人员从远处发现,也要继续发出讯号,使救援人员知道求救者的正确位置。)
低碳环保
保护环境,爱惜大自然
活动期间,参赛者请把垃圾带到服务区才弃置。检查站会实行垃圾分类措施,请所有参赛运动员多多合作。
切忌留下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切勿在山径或服务区留下火种或烟蒂。
切勿把电池留在山径。电池内含有毒化学物质,对动植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参赛运动员必须带走所有用完及未用完的电池。不要用完即弃。大会希望各参加队伍和支持队伍能带备可以循环再用的器具,减少用完即弃,避免制造垃圾。
小知识:大自然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把以下物品完全分解
烟蒂 1-5年
羊毛袜 1-5年
蕉皮/橙皮 可长达2年
胶袋 10-20年
尼龙布 30-40年
锡罐 50年
铝罐 500年
玻璃瓶 1000年